设为首页
|
添加收藏
0570-6162588
首页
行业信息
我会信息
组织机构
会员风采
精品鉴赏
人物专题
国际交流
行业政策
谈根论道
推荐文章
2021-04-07
第四届“醉根杯”中国根雕现场创
2021-03-24
第三届“醉根杯”中国根雕现场创
2021-03-23
第三届【醉根杯】根雕现场创作大
2021-03-23
第二届“醉根杯”中国根雕现场创
2021-03-23
第二届“醉根杯”中国根雕现场创
联系我们
传真:0570-6165999
电话:0570-6162588
邮箱:qzzg778@126.com
邮编:324300
地址: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根博路1号
行业信息
第三届“醉根杯”中国根雕现场创作大赛作品
来源:未知
作者:admin
日期:2021-03-24
第三届“醉根杯”中国根雕现场创作大赛作品
一、获奖作品
1.
品名:
《长醉根宫卧佛国》 奖项:醉根奖(一等奖)
材质:黄心楠
规格: 作者:张德和
创作理念:
本作选用的材料是一块被人锯下的黄心楠边角料。作者无中觅有,废中掘宝,因势象形,由形立意,用浪漫主义的创意思想和局部巧雕的表现技法,美化天物、诠释人文,塑造了唐代美人杨贵妃在遥远的大唐和美丽的天国,闻知当今盛世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,文艺大繁荣,风气盖过盛唐;又倡导“工匠精神”,能工巧匠比肩继踵、风格各异、别开生面、大显神通;更有一奇人,修建了一座神奇的景区,续写了一个神奇的故事,将儒、释、道三教集于一身,为之心动。于是穿越时空,悄然驾临到开化的“根宫佛国”,结果被奇思妙构的根雕艺术所陶醉,决定移居开化“根宫佛国”,闻道,参禅、修身、养心,“长醉根宫卧佛国,别开化境修禅心”。
此作最大的特点是:思想浪漫,立意深远,构思巧妙,形象生动、自然,气息高贵、大气。尤其是作品的命名,将景点名称和主人的雅号以及作品的神态顺理成章地融合在一起,在紧扣比赛主旨的同时,兼具了广告宣传效应。
评委评语:
作品构思奇妙,立意深远,手法浪漫,处理大气。能塑造醉美人杨贵妃形象雍容华贵,富态生动自然,极具神韵。作者废中掘宝,因势象形,熟练运用根雕语言及根材肌理,从而使作品有别开生面的修禅心的意境。该作者应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根雕作品佳作。
2.
品名:
纵横山水间
木质:楠木
规格
:
奖项:创新奖(二等奖)
创作理念:
鬼谷子(公元400年——公元前320年)姓王名诩,华夏族人。春秋战国时期隐身于周阳城一个叫“鬼谷”的山谷中,自号玄微子。战国时期呼风唤雨的人物如孙膑、庞涓、李斯、毛遂等均为他的弟子。他是古代一位著名的军事家,政治家,理论家,外交家和纵横家;是纵横家的开山鼻祖,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。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。
流传至今,相关鬼谷子的书籍有《鬼谷子全集》、《鬼谷子纵横智慧》、《鬼谷子的智慧》、《鬼谷子全书》、《鬼谷子策略之道》等。
传说中鬼谷子隐身“鬼谷”时长期与老虎为伴,进出山谷均由老虎代步。流传至今为人民奉为“圣人”、“仙人”。
评委评语:
作品构图完整,构思巧妙,主题鲜明,大面积山崖与下方人物处理有节奏、有对比、有疏密、有变化,静中求动,情景交融,人物形象与虎的造型生动准确,很好的表达了主题,足见作者的艺术功力与驾驭根雕语言的不一般功力,是一件有相当水准的根雕精品。
3.
作品名:《沃土》 奖项:创新奖(二等奖)
材质:桫椤木
创作思路:
走进开化,见习总书记题写的“开化是个好地方”,更对这片山青水秀,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产生了深情的敬慕之心,而根宫佛国更是大自然馈赠的一块养心、修心的肥沃土地,而对这厚重的树墩心中燃起创作的欲望,这是作品《沃土》的创作灵感。
作品简介:
女性是肥沃大地的化身,累淀的裂痕是饱经岁月和风雨洗礼的见证,柔弱的双肩是讴歌坚强生灵的载体;流水般的秀发寓意着秀丽的自然和祥和;梦般的眼神,微微的笑容,缔视着这片无比宽广肥沃的大地,她孕育了千年的文明和独一无二的理念,智慧、气度、神态,传播着古老的传说;她承载着万物的变化,人们生活到现在,憧憬着未来,从精神上着力表现出人的心灵及对自然美的感知。四季在大地之神身上川流成一首生命的赞歌,这片沃土就是艺术带给人间向着真、善、美的生活理想,不断探索和向往的力量之本。
作品采用极简的装饰表现手法,极力强调人物的形象特征、神情来突出主题,与自然的形、质、泽相融合,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。
评委评语:
作者充分运用桫椤木根材所具特征与材质美,采用极其简略的表现手法,形象含蓄、突出反映四季大地之神流淌的生命赞歌,与根材的形、质、泽相融合,达到人天同构,天人合一的效果。作品大气、概括、质朴,是属于有创意有思想的根雕作品。
唯人物形象尚待加工,力求简洁而精准。
4.
作品名:《秋江渔歌》 奖项:
神韵奖(三等奖)
材质:金丝楠木
创作理念:
根雕艺术创作需要激情感觉,它能带给你瞬间灵感和顿悟,可以说激情是引导根艺创作的开始。创作时我们匠人必须敏锐而自信,必须概括与把握,那是身、心、灵的投入,精、气、神的全面调动的状态,一件好的根雕艺术作品,应该留下自然所不能代替的东西。
根雕作品选材至关重要,首先要从这块材料找出其中的自然规律来安排,适合这件材料的构图布局,为的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更大程度地体现构思的精巧,以及工艺的高超。巧妙采用的所层次浮雕结构,利用材料自然形态、纹理、色泽,运用高浮雕技法,刻画松树,小舟,岩石,水浪等场面,“意境”一词在广大的艺术人群当中,普遍认为它和国画的关系最为密切,但“意境”并不专属于国画,这种处理手法使得作品层次深浅得当,刀法灵动飘逸,也会使根艺作品意境幽雅深远。
评委评语:
该作品较大气,利用自然形态、纹理,运用浮雕技巧,刻画小舟、岩石、水浪场面,给人以较好意境。评委一致认为整体较好,大气,把材料的自然美充分的表现出来,并把船、人物等完整刻画。
不足之处:上面还需提高,更加完整,人物还需表现细致,使作品更加有气势,作品尚待深入加工。
5.
作品名:
《斜风细雨不须归》 奖项:神韵奖(三等奖)
材质:阴沉木
创作理念:
作品取名:“斜风细雨不须归”,借用唐代诗人张志和的《渔歌子·西塞山前白鹭飞》中的一句“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”,描述了一位典型的渔翁形象,他披着蓑衣,在斜风细雨里,悠然的垂钓,他似乎已经沉醉在优美的山水之间,以至于下雨都不想回家。
作者选用了一块古沉木板根料,作为创作用材,根据材料的特点,重点突出材料的条形纹理,依势创作极具动感的人物形态,此渔翁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,一生以渔为生,以江河山川为伴,他神情悠然自得,虽江面上吹着微风,下着绵绵细雨,但他依然站立船头,听着脚下哗哗的水浪声,脸上洋溢着人生与世无争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恬静的快乐!
评委评语:
该作品借用唐代诗人张志和的《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》中的一句“青箬笠,绿蓑衣” 作品较好表现渔翁形象,作品整体比较完整,技艺与原材料自然美利用到恰到好处,评委认为还是一件较好的作品。
缺点:体型较小,题目用的不恰当。形象还需再加工提高。
6.
作品名:《高山仰止》 奖项:神韵奖(三等奖)
材质:红豆杉
创意理念:
作品通过刻画高僧本焕为民祈愿朝拜五台圣山、历尽艰辛参禅佛法的故事,借助一场问道于天地山神的对话,揭示出“仁者养心”的主题和恒志谦忍、宽容为善的人生真谛。
该作品取材于一段红豆杉树根,借助材料特有的线条美感,激发出艺术创作的灵感。利用其上方的孔洞,联想到绝壁悬崖中的月亮,巧妙结合写实与写意的手法精心雕琢创作而成。
作者独具匠心,以高山作为整体的背景,传达出传统文化中“仁者乐山”的寓意。大山气势恢宏,蕴含着高瞻远瞩、深远博大的气魄。圣人体会山之心胸宽广,仰望先贤而不断进取,所谓“通乎天地之间”,做人做事才能达到更高的标准。
整件作品外观有行云流水之美,细微之处又精益求精,让欣赏者能够触摸其内在的灵魂,产生艺术的共鸣。作品中本焕长老虚怀若谷、庄重肃穆,朝圣之路虽长途漫漫、风餐露宿,却矢志不渝、虔心不改。你看他心向往之凝望远空,目光所向之处,似在于时空对话,而那个作者用写意手法刻画出的朦胧虚幻形象,就是品德高尚、充满智慧的象征。构图空灵,大气而富有禅意,刀法娴熟、造型洗练、意境深邃。虚实对比强烈,化腐朽为神奇,重新赋予了这段朽木生命和内涵。
作者用根雕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,传达了自己的人生体悟。古语有云,悟禅要有佛心,“养身先养心”。心气平和需要一定的境界,将心灵融入世界,静心潜修以打开烦恼的心结,用心去感受生命,才能触及博大而精深的内心世界,最终实现自我的超越。
评委评语:
该作品取材于一段并不完整的红豆杉树根,高耸的形态和垂直的线条颇具美感。塑造了参禅佛法的高僧的虔诚形象,作品完整,具有雕与不雕,人工与自然融合之美。
缺点是雕与不雕之间缺乏过渡,两部分有点脱节。山壁上不必出现达摩或圣人之形象,把现实与幻想放在一起,破坏了写实风格的整体性。更何况“高山”即为圣人,见高山而仰止即可。
上一篇:
第三届【醉根杯】根雕现场创作大赛回顾
下一篇:
第四届“醉根杯”中国根雕现场创作大赛作品
友情链接: